IC無限可能 積體電路翻轉科技改變世界啟發未來世代
|
陳品卉 2018/6/13 下午 05:13:10
|
2018年是積體電路IC發明60週年,科技部長陳良基今日宣布「IC60-I See the Future」活動正式啟動,將舉辦一系列具傳承與啟發的活動,讓國人更深入了解電晶體的發明是如何翻轉科技,改...詳內容
|
|
|
史蒂芬霍金生前最後一份研究:暗示平行宇宙存在
|
歸鴻亭 2018/5/6 上午 09:10:09
|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今年3月去世前的遺作在本周發表在《高能物理學》(High Energy)雜誌,這篇論文預測多元宇宙中不存在無限的平行宇宙,而是有限的數量...詳內容
|
|
|
|
培養國內EFP人才 第4屆"我是導播"混校組抱回大獎
|
歸鴻亭 2018/4/20 下午 07:18:18
|
世新廣電畢展組組策劃與洋銘科技聯合舉辦的第4屆datavideo盃「我是導播」決賽,今日在世新大學大禮堂進行決賽,15組通過南北海選的參賽隊伍切磋較量,來自不同學校的二年級生高雪媚,鄭翔鴻,李翔麟,...詳內容
|
|
|
NASA發射TESS進行行星普查 尋找系外行星生命
|
歸鴻亭 2018/4/19 下午 08:13:09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本月18日由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載運,從佛羅里達州發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 (Transiting Exoplan...詳內容
|
|
|
探索量子電腦秘密 科技部投入新台幣7千萬啟動研發專案
|
歸鴻亭 2018/4/10 下午 01:44:41
|
臺灣具有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及資訊通信(ICT)產業聚落,科技部從國家層級角度出發,結合最具優勢的半導體產業之研發資源共同發展量子元件製程,將利用半導體量子點及3D異質整合技術,實現大尺度規模的...詳內容
|
|
|
銀河系核心可能有上萬黑洞 理解宇宙再躍進一大步
|
歸鴻亭 2018/4/5 下午 01:18:17
|
天文物理學家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人馬座A*(Sagittarius A*, Sgr A*),規模約是太陽的600萬倍,周圍發現了十幾個黑洞。這一發現是第一次支持數十年的預測,為更好地理解...詳內容
|
|
|
|
|
|
|
|
NASA朱諾號觀測木星 揭示大氣層比想像厚實
|
歸鴻亭 2018/3/8 下午 08:47:17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公布無人太空船朱諾號(Juno)的觀測結果,顯示木星劇烈擾動、充滿氣體的大氣層厚達3,000公里,比科學家先前所想的更加厚實。...詳內容
|
|
|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 各方高手摩拳擦掌
|
歸鴻亭 2018/3/6 下午 07:57:50
|
「科技大擂台 與AI對話」正式賽於2月28日報名截止,吸引約700名挑戰者,共計143組團隊報名,由學術界領軍隊伍高達66隊,其中多為知名大學的一流實驗室;另一方面產業界也來勢洶洶,共有54隊前來挑...詳內容
|
|
|
|
霍金:時間在宇宙大爆炸前已經存在
|
歸鴻亭 2018/3/4 上午 10:02:03
|
英國物理學家史帝夫‧霍金(Stephen Hawking)致力黑洞、宇宙論與量子重力的研究,並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一書,他指出,在大爆炸前時間已經存在。這一說法完全顛覆科學界對於宇宙誕生...詳內容
|
|
|
|
天文學家用宇宙曙光偵測到已知最早恆星訊號
|
歸鴻亭 2018/3/3 上午 09:02:03
|
天文學家利用澳洲西部的默奇森電波天文觀測站(Murchison Radio-astronomy Observatory, MRO)偵測到已知最早恆星的訊號,堪稱天文學上的大突破。...詳內容
|
|
|
NASA的SDO觀測到強烈X級太陽耀斑
|
歸鴻亭 2018/2/25 上午 11:10:16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太陽動力觀測站(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SDO)觀測到一顆木星大小的太陽黑子組爆發的最強烈的X級太陽耀斑(solor flare)...詳內容
|
|
|
福衛5號克服萬難解決瑕疵 3個月拍出台灣全島圖
|
麻念台 2018/2/23 下午 08:49:16
|
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福爾摩沙衛星5號去年8月25日發射後,對焦系統不如預期傳回照片失焦模糊並出現光斑現象,外界質疑是科技部國家太空中心未採用造價10億的光學真空艙,造價近新台幣57億元的福衛5號恐淪為...詳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