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肥胖每2人就有1人腰圍超標 連動三高指數難下降
|
歸鴻亭 2024/8/6 下午 04:52:18
|
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數據顯示,全台女性有過半數(52.9%)腰圍過胖,男性也接近半數(47.2%),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表示全台每2人就有1人腰圍過胖。...詳內容
|
|
|
|
北榮陽明交大攜手 預防聽損與失智
|
歸鴻亭 2024/7/31 下午 03:17:52
|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晚年聽力損失被認為是失智症的單一最大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為提升對於此一挑戰的認知並提出解決方案,臺北榮總與陽明交大合作發起「亞...詳內容
|
|
|
臺大醫院發表世界首創甲狀腺癌術後追蹤指標
|
麻念台 2024/7/31 上午 10:49:02
|
臺大醫院與臺灣大學醫學院共同合作的研究團隊,發布重要的醫學應用成果,為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與術後追蹤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生物指標。這項研究發現,利用尿液中外泌體的甲狀腺球蛋白(Urinary Exosom...詳內容
|
|
|
|
宜蘊醫療辦理生殖醫學論壇 逾百名醫界人士參與
|
歸鴻亭 2024/7/30 下午 04:08:14
|
試管嬰兒治療當中有7成以上是採用冷凍胚胎,若完全使用藥物週期植入,雖較為方便,但不見得是最好的做法。近幾年許多醫師鼓勵病人利用排卵週期植入,不但減少許多荷爾蒙藥物的使用,進而也減少妊娠高血壓、子癲前...詳內容
|
|
|
神經醫學新突破 發現顫抖症核心機制及治療契機
|
歸鴻亭 2024/7/23 下午 06:06:08
|
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的支持下,國立潘明楷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詳內容
|
|
|
雙腳麻痛難行 臺北榮總骨科微創脊椎減壓療效佳
|
歸鴻亭 2024/7/17 下午 06:50:14
|
70歲李董事長先生,熱愛高爾夫運動,近年來出現雙側下肢麻痛導致間歇性跛行,步行大約10分鐘左右就需要休息,就醫後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因腰椎第4、第5節神經狹窄,導致腦脊髓液循環不順暢,而影響正常步行...詳內容
|
|
|
|
臺北榮總心房顫動導管治療新選擇: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
|
歸鴻亭 2024/7/15 下午 05:33:18
|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先生因陣發性心房顫動於他院就診,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仍頻繁發作。智慧型手錶近一、兩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記錄每周持續增加至10-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詳內容
|
|
|
|
眼前文字突然扭曲變形 可能與高度近視造成黃斑部病變有關
|
歸鴻亭 2024/7/9 下午 12:43:51
|
64歲陳先生,有一天晚上閱讀時,突然覺得字體扭曲看不清,因此求診。詳細問診得知,之前雙眼近視度數高達1,200度,在開完白內障後近視度數大幅減少,自認為不再是高度近視,也沒有做眼睛定期檢查。 詳內容
|
|
|
|
|
|
中央大學王健家教授團隊發現新機制 對抗瘧疾藥物研究新突破
|
歸鴻亭 2024/6/27 下午 06:03:07
|
瘧疾是由原生生物瘧原蟲所引起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約50%全球人口身處瘧疾感染風險區,因此抗瘧疾的藥物開發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院長、生命科學系教授王健家團隊在基因研究方...詳內容
|
|
|
|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不能輕忽 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
歸鴻亭 2024/6/24 下午 06:48:33
|
指甲如果看起來怪怪的或有紅腫疼痛等症狀,大部分常見的狀況是灰指甲、甲溝炎等,但實際上指甲的問題也可能是皮膚腫瘤造成的。一位76歲的陳先生右手食指指甲有疼痛腫脹狀況已反覆有數個月,至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詳內容
|
|
|
|
卷甲危機 腳指甲愈修愈短小心卷成鉛筆甲
|
歸鴻亭 2024/6/18 下午 04:56:05
|
48歲從事服務業的陳小姐,上班需長時間站櫃,雙腳大拇指偶有疼痛,以為是職業病不以為意,平時修剪指甲時,會刻意請修甲師將腳指甲剪短,順便將崁入的指甲剪掉,結果指甲兩側彎曲嚴重,導致原本的腳指甲,卷成「...詳內容
|
|
|